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診斷 > 正文

中醫(yī)辯證腎衰十法

2013-12-12 11:18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中醫(yī)辯證腎衰:

健脾益氣法:慢性腎衰常見面浮肢腫,全身乏力,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口臭,腹脹便溏,或舌質淡有齒痕,脈沉無力。以脾虛為主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子湯等加減治療;脾虛濕困者用胃苓湯加減以運化脾濕;偏于腎氣虛者,用金匱腎氣丸加參芪之品。

溫補脾腎法:證見水濕泛濫,腹脹尿少,畏寒肢冷,面色慘白,惡心嘔吐,口臭,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舌淡胖嫩,脈沉弱者,屬脾腎陽虛可用附子理中湯、金匱腎氣湯、濟生腎氣湯、真武湯等淡滲利濕,溫補脾腎。 滋養(yǎng)肝腎法:證見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口臭,手足心熱,足跟疼痛,皮膚干燥,煩躁不安,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者,屬肝腎陰虛可用歸芍地黃湯、六味地黃湯、二至丸加減以滋補肝腎,用鎮(zhèn)肝熄風湯、三甲復脈湯滋陰潛陽;屬肝陽上亢則用天麻鉤藤飲平肝潛陽。

益氣養(yǎng)陰法:證見全身乏力,惡心嘔吐,口黏口干,飲水不多,口臭,腰膝酸軟,手足心熱,舌質稍紅,邊有齒痕,脈沉細者,屬脾腎氣陰兩虛用參芪地黃湯、大補元煎、麥味地黃湯、保真湯、生脈散等加減。

陰陽并補法:證見面色慘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全身水腫,腹脹納差,口渴而不喜多飲,或身有畏寒而手足心熱,或上熱下寒,大便干結,尿少色黃,舌體胖大有齒痕,脈沉細無力者,屬陰陽兩虛,臨床可用濟生腎氣湯合左歸丸、參芪桂附麥味地黃湯等加減治之。中藥網

通腑瀉濁法:通腑瀉濁是指用大黃等瀉下藥口服或保留灌腸以蕩滌腸胃積滯,使?jié)駶崴局皬拇蟊愣觯瑥亩鸬浇档图◆?、尿素氮的作用,其適應癥較廣,但一般主張早期應用,代表方有溫脾湯、大黃附子湯。

化濁降逆法:證見濕濁壅阻中焦,正氣不得升降而見胃脘脹滿,不欲飲食,惡心嘔吐,噯氣者,屬脾陽虛,濕濁寒化,可用吳茱萸湯、二陳湯、人參半夏湯等溫化濕濁;屬濕濁化熱,舌苔黃膩者,用黃連溫膽湯、半夏瀉心湯、蘇葉黃連湯、甘露消毒丹、三仁湯等加減,辛苦合化;屬氣逆較甚者,可用旋覆代赭湯。

活血化瘀法:有瘀血征象而見面色晦暗,唇色發(fā)紫,肌膚甲錯,舌質暗有瘀斑或瘀點,脈弦澀者,可用桂枝茯苓丸、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抵當丸、丹參注射液等治療。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利水逐濕法:水濕潴留而見顏面及四肢浮腫,甚則周身浮腫,按之如泥,尿少尿閉,胸腹?jié)M悶,口臭,惡心嘔吐,舌淡苔滑膩,脈滑者,一般用五苓散、五皮飲、胃苓湯等加減。氣(陽)虛者用實脾飲、防己黃芪湯、濟生腎氣湯、苓桂術甘湯加減。氣滯用大橘皮湯、茯苓導水湯等加減;陰虛者用六味地黃湯加車前子、牛膝等。 熄風止痙法:邪熱熾盛,灼傷陰津,水不涵木,肝風內動,而見手指蠕動,神倦,甚則四肢抽搐者,用羚角鉤藤湯、大定風珠、三甲復脈湯等加減。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