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
- 免費(fèi)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技能繳費(fèi)>> | 搞分秘籍>> | 大綱教材>> |
【性味】
苦,涼。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有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淡,平,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收濕止癢。治皮膚癢瘡,對口瘡,天皰瘡,爛腳趾,跌打,牙痛,痢疾,腸炎。
①《生草藥性備要》:洗瘡癩、外痔,敷腳趾爛,治水漬指傷。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枝、葉:煎濃汁或搗鹽填患處,或含漱治風(fēng)火牙痛;葉:外敷治皮膚瘡庠。
③《嶺南草藥志》:止血生肌,殺蟲止癢,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消腫拔毒。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內(nèi)服:煎湯,3~5錢。
【附方】
①治對口瘡:水楊梅葉,搗爛敷患處,并用其根煎水服。
②治天皰瘡:水楊梅葉,煅為末,加梅片少許,用生油調(diào)搽患處。
③治跌打接骨:水楊梅莖或葉四兩,搗爛燉酒敷患處。
④治慢性痢疾:水楊梅葉五錢,搗爛,煎水一碗,和黃糖一兩服,連服一至三次。(選方出《嶺南草藥志》)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急性胃腸炎及菌痢:取大葉水楊梅15斤,加水27000毫升,煎至9000毫升,加入薄荷20兩再煎,使每90毫升濃縮液中含大葉水楊梅1.5兩,薄荷2錢。成人50~60毫升,日服3~4次,小兒酌減。如伴有腹痛者,針刺足三里(雙);伴有惡心、嘔吐者,針刺內(nèi)關(guān)(雙);失水者需補(bǔ)液。治療42例,多數(shù)在1~2天內(nèi)顯示療效。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