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感染的表現形式是主管護師考試經常考到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為您搜集整理,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順利通過考試!
感染是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與人體相互作用或斗爭的過程。病原體侵入人體后是否會引起疾病取決于病原體的致病作用和機體的免疫應答作用這兩個因素。傳染病只是感染過程的一種表現,感染過程的表現包括:
(1)病原體被清除:病原體進入人體后,通過非特異性免疫或特異性免疫將病原體消滅或清除,不發(fā)生病理變化,不產生任何臨床癥狀。
(2)隱性感染:又稱亞臨床感染或不顯性感染。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僅引起機體特異性免疫應答,發(fā)生輕微的病理變化,不產生任何臨床癥狀,但通過免疫學檢查被發(fā)現。
(3)顯性感染:又稱臨床感染。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不但引起機體免疫應答,并使組織損傷,導致病理變化,出現臨床特有的癥狀、體征。
(4)病原攜帶狀態(tài):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在人體內生長繁殖并不斷排出體外,成為重要的傳染源,而人體不出現任何癥狀。
(5)潛伏性感染: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寄生在某個部位,潛伏于體內,不發(fā)病但也不能將病原體清除,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才發(f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