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
- 免費(fèi)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技能繳費(fèi)>> | 搞分秘籍>> | 大綱教材>> |
櫚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花櫚木材、根皮或根、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nmosiaPrain[O.mollisDumm;Fodoroviahenryi(Prain)Yakov.]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花櫚木常綠喬木,高16m.樹皮灰綠色,光滑,幼枝密被黃褐色茸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13-33cm;小葉5-9,革質(zhì),葉片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6-10cm,寬2-5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無毛,下面密被灰黃色茸毛。花排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狀,生于枝端或葉腋,花序軸及小花梗均被黃褐色茸毛;萼簡倒圓錐形而短,先端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與筒部幾等長,萼簡內(nèi)外均有灰黃色茸毛;蝶形花冠,中央淡綠色,邊緣綠色微帶淡紫。旗瓣近圓形,具柄,翼瓣、龍骨瓣斜倒卵形;雄蕊10,全分離,不等長,花絲淡綠色,花藥淡灰紫色,內(nèi)彎,開花時突出;子房邊緣具疏年毛,花柱線形,柱頭偏斜。莢果扁平,長橢圓形,長5-12cm,寬1.5-4cm,木質(zhì),稍有喙,熟時紫褐色,被蠟質(zhì)。種子4-8顆,稀l-2顆,種子橢圓形,長8-15mm,成熟時鮮紅色,有光澤?;ㄆ?-8月,果期10-11月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1300m的山坡、溪谷兩旁雜木林內(nèi)。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jīng)】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破瘀;解毒消腫。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肌勞損;產(chǎn)后瘀血腹痛;赤白漏下;跌打損傷;骨折;感冒;毒蛇咬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跌打損傷:花擱木五錢。水煎兌酒服。(《湖南藥物志》)②治產(chǎn)后瘀血腹痛:鮮花擱木根五錢。煎水服。③治白喉:花擱木根二錢。磨醋服。④避孕:花擱木根三錢。煎水,月經(jīng)干凈后三天服。(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