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支氣管哮喘辯證分型:
1.寒哮(寒痰伏肺)癥狀: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隔滿門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滯帶青,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受寒易發(fā),形寒怕冷。香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證候分析:寒痰伏肺,遇感觸發(fā),痰升氣阻,以致呼吸急促而哮鳴有聲;肺氣郁閉,不得宣暢,則見胸隔滿間如塞,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陰盛于內(nèi),陽氣不能宣達,故面色晦滯帶青,形寒怕冷;病因于寒,內(nèi)無郁熱,故口不渴而喜熱飲;外感每易引動內(nèi)飲,故天冷或受寒則發(fā);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皆為寒盛之象。
2.熱哮(痰熱壅肺)癥狀:氣粗息涌,喉中痰鳴如吼,胸高脅脹,咳嗆陣作,咯痰色黃或白,黏濁稠厚,排吐不利,煩悶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飲,不惡寒。舌苔黃膩,質紅,脈滑數(shù)或弦滑。
證候分析:痰熱壅肺,肺失清肅,肺氣上逆,故喘而氣粗息涌,痰鳴如吼,胸高脅脹,咳嗆陣作;熱蒸液聚生痰,痰熱膠結,故咯痰黏濁稠厚不利,色黃或白;痰火郁蒸,則煩悶,自汗,面赤,口苦;病因于熱,肺無伏寒,故不惡寒而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均是痰熱內(nèi)盛之征。
以上二型見于哮喘發(fā)作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肺虛(肺衛(wèi)虛弱)癥狀:自汗,怕風,常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fā),發(fā)前打嚏,鼻塞流清涕,氣短聲低,或喉中常有輕度哮鳴音,咯痰清稀色白,面色?s白。舌苔薄白,質淡,脈細弱或虛大。
證候分析:衛(wèi)氣虛弱,不能充實腠理,外邪易侵,故自汗,怕風,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fā);肺虛不能主氣,氣不化津,痰飲蘊肺,故氣短聲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眺白,舌淡苔白,脈虛細,皆屬肺衛(wèi)虛弱之征。
4.脾虛(脾虛氣弱)癥狀:平素食少院痞,大便不實,或食油膩易于腹瀉,往往因飲食不當而誘發(fā),倦怠,氣短不足以息,語言無力。舌苔薄膩或白滑,質淡,脈細軟。
證候分析:脾虛健運無權,故食少脘痞,大便不實,常因飲食不當而引發(fā);中氣不足則倦怠氣短,語言無力;舌淡,苔薄膩或白滑,脈細軟,皆屬脾虛氣弱之候。
5.腎虛(腎元不足)癥狀:平素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心慌,腦轉耳鳴,腰酸腿軟,勞累后喘哮易發(fā)?;蛭泛⒅?,自汗,面色蒼白。舌質胖嫩,苔淡白,脈沉細;或顴紅,煩熱,汗出黏手,舌紅少苦,脈細數(shù)。
證候分析:久病腎虛,攝納失常,氣不歸元,故氣短,動則喘甚,吸氣不利;精氣虧乏,不能充養(yǎng),故腦轉耳鳴,腰酸腿軟,勞累易發(fā);若遇陽虛可見外寒之征,遇陰虛則生內(nèi)熱之候。
以上三型見于哮喘緩解期。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