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fā)性二尖瓣脫垂綜合征是一種先天性結締組織疾病,其確切病因尚未明了。可發(fā)生于各年齡組,較多發(fā)生于女性,以14~30歲女性最多。三分之一患者無其它器質性心臟病而僅以二尖瓣脫垂為臨床表現,亦可見于馬凡綜合征、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等患者,以后葉脫垂多見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在某些病人中為遺傳性膠原組織異常,電子顯微鏡下表現為Ⅲ型膠原纖維生成減少和斷裂,結締組織中心的膠原纖維進行性變性,纖維素沉積;彈力纖維離斷和溶解。二尖瓣脫垂的病理特征為二尖瓣粘液樣變性,海綿層增生并侵入纖維層,海綿層明顯增厚伴蛋白多糖堆積,瓣葉心房面局限性增厚,表面有纖維素和血小板沉積。脫垂的二尖瓣瓣葉腱索間部分膨出,朝向左心房的瓣葉膨出呈半球狀隆起,瓣葉變長面積增大,嚴重者二尖瓣環(huán)擴張。同時,腱索變細,變長,扭曲,繼之纖維化而增厚。腱索異常以瓣葉受累最重處為顯著,由于腱索異常,二尖瓣應力不勻,導致瓣葉牽張和剝脫組織的粘液變性;腱索張力增加可發(fā)生腱索斷裂。乳頭肌及其附近的心肌可因過分牽拉,摩擦而引起缺血和纖維化。瓣環(huán)的擴大和鈣化進一步加重脫垂的程度。
部分二尖瓣脫垂可繼發(fā)于風濕或病毒感染的炎癥之后,以前葉脫垂多見。此外,亦可見于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亦常合并二尖瓣脫垂。
正常情況下,心室收縮,乳頭肌立即收縮,在腱索的牽引下,二尖瓣瓣葉相互并近。左心室繼續(xù)收縮時室內壓上升,瓣葉向左心房內膨出,乳頭肌協同收縮,是腱索拉緊以防瓣葉外翻入左心房,瓣葉緊貼,瓣口關閉。此時瓣葉不超過瓣環(huán)水平。當二尖瓣的瓣葉,或腱索,或乳頭肌,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或瓣環(huán)發(fā)生病變時,松弛的瓣葉在瓣口關閉后進一步脫向左心房,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脫垂還可見左心室收縮功能異常,即節(jié)段性收縮,可使腱索和瓣葉處于松弛關閉,引起和加重其過長,使二尖瓣收縮晚期發(fā)生脫垂。二尖瓣脫垂造成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返流,使左心房負荷和左心室舒張期負荷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