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在糖尿病所造成的周圍神經病變中,以對稱性軀體感覺神經損害最常見,特別是肢體遠端多發(fā)性末梢感覺神經異常,其次是對稱性運動神經病變。主要的神經病理改變是神經纖維節(jié)段性脫髓鞘,以及軸突變性等,導致神經沖動傳導障礙。病變常常比較廣泛,一般先遠端、后近端,病情逐漸加重,感覺神經受損大多呈對稱性和多發(fā)性。
遠端末梢性對稱性感覺神經病變。此型以雙側遠端感覺障礙為主,下肢比上肢多見,運動障礙不明顯。患者常有足部、踝部、小腿下部的麻木感、蟻走感、燒灼感,還有的呈針刺樣痛,有時可出現痛性痙攣,有的患者甚至出現雙腳踩棉花的感覺。體檢時,典型病例可有襪套樣、手套樣分布的感覺障礙;有的跟腱反射、膝反射減弱或消失;音叉震動覺、位置覺減弱或消失;肌電圖呈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當下醫(yī)學`教育 網搜集整理肢深部及淺部痛覺喪失時,可出現足、踝的關節(jié)病變,以及下肢的潰瘍。遠端對稱性運動神經病變,可以出現下肢雙側對稱性的肌無力,也可同時合并感覺神經異常。近端對稱性運動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下肢大腿處對稱性疼痛,還可出現背下部疼痛,進行性肌無力。肌電圖顯示神經原性的損害為主。
單神經和多發(fā)性單神經病變是以糖尿病微血管病變?yōu)榛A,病理上主要是神經損害部位的局灶性血管病變。單神經病變最常見的是眼部動眼神經受累,但患者的瞳孔反射仍為正常。其次受累的也是該部位的外展神經,也可累及滑車神經和三叉神經。單神經病變的特點是常常發(fā)生在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身上,血糖控制較差,其他神經病變一般不明顯。起病大多比較急,伴有眶后劇痛感。發(fā)病前一周內常有頭痛醫(yī)學`教育網 搜集整理、眶后痛、上唇針刺感或麻木感等先兆。發(fā)病后患者明顯眼瞼下垂、眼球運動障礙,但瞳孔反射不受累及,這一點有助于鑒別是否存在神經壓迫的疾病。這種單神經病變如治療得當一般2~3個月可以恢復,預后良好。四肢、軀干的單神經病變也有發(fā)生,常累及股神經、坐骨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腓神經、脛神經,還有股部單側皮神經、胸腹部皮神經等。多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突然發(fā)病伴有疼痛、感覺異常,運動不能自如或乏力明顯,病變多為局限性,常累及下肢近端。2~3個月病情可以逐漸緩解。
下肢近端運動神經病變也稱為“糖尿病性肌萎縮”。此病常累及股神經、坐骨神經和閉孔神經所支配的下肢近端肌肉?;颊叨嗍情L期糖尿病病情控制不良的中老年病人,男性多見。起病較急,伴有非對稱性持續(xù)性肌肉疼痛,發(fā)病后很快就出現肌無力和肌萎縮,但一般感覺障礙不明顯。如果盡快有效治療預后良好,可以在3~6個月后恢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