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針灸推拿 > 針灸治療 > 正文

急癥針灸處理——瘧證

2009-07-23 21:40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瘧證系指以寒戰(zhàn)壯熱,休作有時為特征的病證。《內經》對針灸治療瘧證已有相當認識,如《素問·刺瘧篇》指出;“十二瘧者,其發(fā)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fā)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本節(jié)僅討論瘧證急性發(fā)作及癥候兇險的瘴瘧的針灸辨治,現代醫(yī)學中的瘧疾和惡性瘧疾與此類似,而流感、肝膽病及敗血病等所現之寒熱往來癥候亦可歸屬于本證范疇。

  【病因病機】

  瘧證病因,主要為外感于瘧邪、瘴毒及六淫之氣。而過食生冷、油膩之物,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痰濕內蘊,困阻脾陽,則更易受邪。瘧邪瘴毒侵襲機體,伏于半表半里,出入營衛(wèi)之間,入與陰爭則寒,出與陽爭則熱,正邪交爭而發(fā)病。其中,若為瘴毒所傷,邪郁于內,素體陽盛者,則熱毒熾烈,耗氣傷液,甚則擾亂神明;素體陽虛者,瘴毒濕濁壅閉于內,阻遏陽氣,甚則蒙蔽清竅。

  【辯證分型】

  瘧證分型頗多,這里僅將急重兇險者分列兩型如下:

 ?。ㄒ唬?正瘧

  癥見寒戰(zhàn)壯熱,休作有時。先有呵欠乏力,寒戰(zhàn)鼓頷,肢體酸痛,寒罷則壯熱,口渴引飲,頭痛面赤,汗退身涼,反復發(fā)作,脈弦,舌紅,苔薄白或黃。

 ?。ǘ?瘴瘧

  癥見惡寒壯熱。如為熱瘴,熱甚寒微,或壯熱不寒,面紅目赤,胸悶嘔吐,煩渴飲冷,便秘尿赤,甚則神昏譫語,脈洪數或弦數,舌紅絳或黑垢;如為冷瘴,寒甚熱微,或惡寒戰(zhàn)栗無熱,甚則神昏不語,脈弦,苔白厚膩。

  【治療】

 ?。ㄒ唬?正瘧

  1.治則:和解達邪。

  2. 處方:大椎、間使、后溪。

  3.方義:瘧證為陰陽之氣相搏,大椎屬督脈,能疏導一身之陽。故取其宣陽和陰;瘧邪伏于少陽,間使為手厥明之經穴,厥陰少陽為表里,用之能疏泄三焦,達邪外出,和解表里,調節(jié)陰陽之氣;后溪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督脈,又為手太陽之輸,故可疏太陽與督脈之經氣,乃治瘧之要穴。

  4.治法:均用平補平瀉法,后溪穴于針后加灸(艾卷雀啄法)。在發(fā)作前2小時~3小時刺灸。

  5.古方輯錄

  《楊敬齋針灸全書·卷下》:“發(fā)瘧寒熱;大椎、脾俞、中管(脘)、合谷、后溪、間使”。

  《通玄指要賦》:“瘧生寒放兮,仗間使以扶持”。

  《玉龍歌》:“時行瘧疾最難禁,穴法由來未審明,若把后溪穴尋得,多加艾火即時輕”。

 ?。ǘ?瘴瘧

  1.治則:清熱化濁。

  2.處方:大椎、陶道;熱瘴加曲池、合谷、內關、后溪,冷瘴加脾俞、公孫、間使,神昏加水溝、十宣。

  3.方義:感染瘴毒,多因濕熱郁蒸,邪郁于內,首重通陽驅邪毒,故取大椎、陶道;熱瘴為熱重于濕,加手陽明合曲池,手陽明原合谷,以清陽明之熱毒;內關別走手少陽三焦,通于陽維,疏三焦氣機,和胃止嘔;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后溪作用如上述,加強辟穢除瘴之功;冷瘴為濕重于熱,加脾之背輸脾俞,脾經絡穴公孫以健脾胃,祛濕濁;加間使以宣達陽氣。神昏譫語,十宣刺血,瀉熱寧神;神昏不語,針水溝以醒腦開竅。

  4.治法:大椎、陶道,以平補平瀉法持續(xù)運針3分鐘~5分鐘后取針,艾卷雀啄法薰灸至出現紅暈;曲池、合谷施涼瀉法,內關、后溪施瀉法;脾俞、公孫、間使,均先補后瀉,以瀉為主;十宣點刺出血;水溝宜用瀉法持續(xù)運針,直至神志清楚。瘴瘧癥情兇重,須配合中、西醫(yī)療法救治。

  5.古方輯錄

  《針灸聚英·卷二》:“瘧:有風暑、山嵐瘴氣、食老瘧、瘧母、寒濕痹、五臟瘧、五腑瘧。針合谷、曲池、公孫;灸不拘男女,于大椎中第一節(jié)處,先針后灸三七壯,立效,或灸第三節(jié)亦可”。

  《類經圖翼·十一卷》:“瘧疾:大椎(三壯立愈,一曰百壯)、三椎(骨節(jié)上灸亦可愈)、譩譆(多汗)、章門、間使(久瘧)、后溪(先寒后熱)、環(huán)跳、承山、飛陽、昆侖、太溪(寒瘧)、公孫(為主治)、至陰(寒瘧無汗)、合谷”。

  【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瘧疾案

  有人患久瘧,諸藥不效?;蚪讨跃钠⒂峒从8幸蝗艘嗑没集?,聞之,亦灸此穴而愈,蓋瘧多因飲食得之,故灸脾俞作效。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