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要點總結都有什么?相信很多人感興趣,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經過多方搜集整理有關內容如下:
裂紋骨折,無移位骨折可行頸腕帶懸吊或石膏托制動2~3周。
錯位型骨折應盡早進行閉合復位。復位在血腫內麻醉下進行。首先伸肘位牽引,糾正側方移位及折端間的旋轉,然后矯正前后移位,伸直型者屈肘位固定,而屈曲型者固定于半伸直位。通常使用長臂石膏后托,較小夾板固定簡便易行,3周后去固定,活動關節(jié)。
大部分病例并不需手術治療,但閉合復位應力求矯正內翻及內旋畸形,恢復Baumann角(肱骨角),以免遺留肘內翻畸畸形。即使留有一定程度的前后錯位或角度,可在生長過程中逐漸矯正,遠期功能影響不著。
有些不穩(wěn)定骨折,可在復位后經皮自內、外髁穿入克氏針交叉固定,以保持整復的位置。
有血管、神經損傷者應急診進行探查處理并同時手術復位骨折,以克氏針交叉固定。
就診晚的移位骨折,多有嚴重腫脹,或張力性水皰,不宜立即復位,可行Dunlop牽引,抬高患肢,腫脹減輕后再行復位。牽引治療適用于骨折超過24~48h,軟組織嚴重腫脹,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復位,或復位后骨折不穩(wěn)定。
兒童的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癥多,早期嚴重合并癥是前臂的缺血攣縮,一旦發(fā)生會造成終生殘疾。因而在診治過程中應時刻加以警惕、注意觀察判斷血運情況,及時處理,防止不良后果的發(fā)生。晚期合并癥主要是肘內翻畸畸形,伸直型骨折其遠折端有內收者晚期肘內翻畸畸形發(fā)生率最高。因而在整復中應盡量恢復肱骨角;在石膏固定時應采用前臂旋前位,這已被Abrahan(1982)的試驗和Arnold的臨床報道所證實。
發(fā)生于成年人的通髁骨折,其機制與此類似,惟骨折線稍低,且遠骨折端向前移位者多見,干骺端處可以出現(xiàn)粉碎折塊。此種骨折多能閉合復位,復位后長臂石膏托固定3~4周。去石膏后進行功能鍛煉。
以上“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要點總結”的文章由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為您搜集整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