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概述】新生兒臍部疾患是指新生兒出生斷臍后,產生的臍濕、臍瘡、臍血、臍突等病證。
【病因病理】臍部被水濕所侵,或護理不當,臍部受尿液浸漬而成臍濕。臍濕加上斷臍不當,復感外部穢毒,壅聚而致邪郁化熱為臍瘡。斷臍不當,結扎過緊過松,損傷血絡,或胎熱內盛,迫血妄行,或稟賦不足,氣不攝血,均可導致臍血。先天稟賦不足,臍部發(fā)育不全,遇啼哭,屏氣而為臍突。
【診斷要點】
1.臍濕 臍部滲液,或有程度不同的紅腫。
2.臍瘡 臍周紅腫熱痛,甚至臍部化膿。
3.臍血 臍帶創(chuàng)口處或臍底部出血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4.臍突 臍部呈半球狀或囊狀突出,虛大光浮,大小不一,以指按之,腫塊可以按回。
【辯證分型】
【分型治療】
1.內治
(1)臍瘡治則:清熱解毒。
主方:五味消毒飲加減。
加減:高熱、神煩、唇紅口干者,加生石膏15克、天花粉9克;便秘苔膩者,加生大黃3~6克(后下)。
主方分析:本方為治療各種療毒的重要方劑,用于臍瘡,以達清熱解毒消腫之功。
處方舉例:
銀花6克 野菊花6克 蒲公英9克 紫花地丁9克 青天葵6克 防風6克 生甘草3克 黃芩6克
(2)臍血治則:清熱涼血止血。
主方:犀角地黃湯加減。
加減:臍部滲血,加仙鶴草6克、三七6克;面色無華,哭聲低微,加黃茂6克、黨參6克、白術6克。
主方分析:本證屬胎熱內盛,治以瀉火解毒,涼血止血。
處方舉例:
水牛角15克(先煎)生地6克 丹皮6克赤芍6克 茜草6克 側柏葉6克 山梔6克 茅根15克 甘草3克臍濕、臍突一般不用內治,以外治法處理為主。
2.外治
(1)臍濕 洗凈臍窩內分泌物,用煅爐甘石粉,或烏賊骨粉干撲臍部。
(2)臍瘡 用金黃散撒于患處,外用紗布覆蓋。
(3)臍血 三七粉或云南白藥等涂于創(chuàng)口上。
(4)臍突 用紗布卷或硬幣固定在臍部,以抑制突出。
【中成藥】
【簡便方】
【其它療法】
【注意事項】
1.新生兒娩出斷臍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2.斷臍時結扎得當,斷臍后要保持臍部干燥。
如發(fā)現異常,應及時處理。
3.加強對新生兒護理,如防止尿液浸漬,勤換尿布。
4.若臍部出血嚴重時,應及時結扎止血。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