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方劑集錦 > 正文

鴨涎來源|主治|用法

2015-07-22 11:38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Yā Xián

【英文名】Duck salia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家鴨的口涎。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以生姜少許,塞入鴨口中,將其倒懸,即有口涎流出,收集鮮用。

【原形態(tài)】家鴨,家禽。嘴長而扁平,頸長,體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鴨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殼、黑褐等不同。公鴨頸部多黑色而有金綠色光澤,且叫聲嘶啞。腳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鴨喜合群,膽怯。無飛翔力,善游泳。主食谷類、蔬菜、魚蟲等。

資源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飼養(yǎng),定型的3個類型為北京鴨、金定鴨(卵用麻鴨)、高腳鴨(卵肉兼用型)。

【性味】味淡;性平

【歸經】肝;膽經

【功能主治】異物哽喉。主治異物哽喉;小兒陰囊被蚯蚓咬傷腫亮。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含漱或涂敷。

【各家論述】

1.《海上方》:治小兒厔風,頭及四肢皆往后,以鴨涎滴之。又治蚯吲吹小 兒陰腫,取雄鴨涎抹之。

2.《食物本草會纂》:谷芒刺喉,飲鴨涎。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