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抗菌藥降階梯治療策略:
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有兩方面含義。一是不該用的濫用(如不分發(fā)熱原因都使用抗生素)。另一方面是該用的不用,該用廣譜強效的卻用普通的,或不及時使用而耽誤治療,影響預后。
適當?shù)闹委?,在制定方案時應考慮到下列因素:
微生物學資料(體內(nèi)外敏感性的差別);
單藥治療和聯(lián)合治療(抗菌譜要足以覆蓋可能導致感染的所有病原體);
劑量和用藥頻率;
穿透性(要考慮藥物是否能進入細胞內(nèi));
時機(要在發(fā)病后8小時內(nèi)給藥);
毒性(要考慮到對各臟器的影響);
產(chǎn)生耐藥性的危險;
既往抗生素應用史(有用藥史者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
延遲治療是不適當治療之一。在獲得細菌學資料之前就進行早期適當治療可改善預后,而在獲得細菌學資料后才開始適當治療,則病死率與不適當治療無異。
對于重癥感染,適當?shù)闹委煼绞绞墙惦A梯治療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即一旦診斷,就要盡快使用高效廣譜抗生素治療,以改善預后(降低死亡率、防止器官功能障礙、縮短住院時間);治療一段時間(如24~72小時)后,一旦獲得最初病原學培養(yǎng)和細菌敏感性試驗結果,就要換用窄譜抗生素或停止治療(減少耐藥發(fā)生,提高成本效益比),但在臨床療效與實驗室檢查結果不相符合時,應以臨床為準,可不理會實驗室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