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了2017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復習知識點——粉體學,粉體學是執(zhí)業(yè)藥師固體制劑考試常考內容,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編輯為代價整理的粉體學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復習有所幫助。
粉體學 |
|
粉體學是研究固體粒子集合體的表面性質、力學性質、電學性質等內容的應用科學。 | |
粉體的粒子大小與粒度分布 | 粉體的粒子大小是粉體的基本性質,它對粉體的溶解性、可壓性、密度、流動性等均有顯著影響,從而影響藥物的溶出與吸收 |
粉體的密度 |
(1)真密度:粉體的質量(M)除以不包括顆粒內外孔隙體積的比(M/Vt) |
(2)粒密度:粉體的質量(M)除以包括顆粒內孔隙在內的體積的比值(M/ Vt +V內) | |
(3)松密度:粉體的質量(M)除以該粉體所占容器的體積的比值(M/V,V=Vt+V內+V間) | |
真密度﹥粒密度﹥松密度 | |
粉體的流動性 |
評價參數(shù):休止角。休止角(tanθ= h/rθ)是粉體堆積層的自由斜面與水平面形成的最大夾角。休止角越小,流動性越好。 |
流出速度:是將粉體加入漏斗中測定粉體全部流出的時間;粒子間的黏著力、范得華力、靜電力等作用阻礙粒子的自由流動,影響粉體的流動性。 | |
改善粉體流動性的措施 1)通過制粒,減少粒子間的接觸,降低粒子間的吸著力; 2)加入粗粉、改進粒子形狀可改善粉體的流動性; 3)改進粒子的表面及形狀; 4)在粉體中加入助流劑可改善粉體的流動性; 5)適當干燥可改善粉體的流動性; |
|
粉體學在藥劑學中的應用 |
緩釋制劑控制粒子大小同樣可以控制表面積大小。粒子大,表面積小,則藥物吸收減慢,隨之藥效時間可以延長。 |
粉體的理化特性對制劑穩(wěn)定性的影響: 混懸液屬于動力學不穩(wěn)定體系,減小粒徑可以來增加混懸液的動力學穩(wěn)定性;粒度分布的均勻性也影響混懸液的穩(wěn)定性,粒子均勻可防止結塊。 |
|
粉體的理化特性對制劑安全性的影響: 靜脈注射混懸液粒子應在1μm以下,否則引起微血管栓塞; 肌肉注射混懸液粒子應在10μm以下; 混懸型滴眼劑(醋酸可的松)粒子應在10μm以下; |
|
治療指數(shù)低的藥物粒徑減小后,藥物的毒副作用也將增大。 | |
粒徑測定方法 |
①光學顯微鏡法:測定粒徑范圍0.5~100μm,一般需測定200~500個粒子,才具有統(tǒng)計意義; ②庫爾特計數(shù)法:將粒子群混懸于電解質溶液中。本方法可用于混懸劑、乳劑、脂質體、粉末藥物等粒徑的測定; ③沉降法:是根據(jù)Stocks方程求出的粒子的粒徑,適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徑的測定; ④篩分法:使用最早、應用最廣泛的粒徑測定方法,常測定45μm以上的粒子; |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