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了發(fā)病形式的相關知識點如下,希望對各位初級中藥師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一)感邪即發(fā)—卒發(fā)、頓發(fā)
1.新感外邪較盛—風寒、風熱、溫熱;
2.感受癘氣—暴發(fā)傳染??;
3.情志劇變—暴怒、過悲—氣機逆亂、氣血失調;
4.毒物所傷—有毒食品、藥物中毒;
5.外傷—傷人即病。
(二)伏而后發(fā)
感邪后,病邪在體內潛伏一段時間(或在誘因作用下,過時而發(fā))。
機理—感邪輕、淺,正氣內斂,邪氣伏藏。
1.外感病—“伏氣溫病”,“冬傷于寒,春必病溫”;
2.內傷病—飲食、情志—伏熱、伏火;
3.外傷病—破傷風、狂犬?。?
(三)徐發(fā)—緩發(fā)
內傷病—思慮、房事、嗜酒—積久成疾;
外感濕邪—起病緩慢;
正氣不足—感邪較輕—徐發(fā)。
(四)繼發(fā)
原發(fā)疾病的基礎上,繼而發(fā)生新病。
1.肝陽上亢—中風;
2.小兒食積—疳積;
3.哮喘—肺精氣虛、心血瘀阻;
4.肝膽疾病—徵積,結石,臌脹;
5.瘧疾—瘧母。
(五)復發(fā)
疾病初愈或緩解階段,在誘因作用下,再度發(fā)作或反復發(fā)作—復發(fā)的疾病稱復病。
機理—余邪未盡,正氣未復,誘因作用。
更多2019中藥學職稱考試高頻考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藥學職稱欄目!我們提供2019中藥學職稱考試精華資料、備考技巧、政策動態(tài)及模擬試卷,助力你的2019中藥學職稱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