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內分泌職稱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耳鼻喉職稱 > 主治復習資料 > 正文

關于傷風鼻塞的辯證論治是怎樣的?

2020-04-16 16:10 醫(yī)學教育網
|

關于傷風鼻塞的辯證論治是怎樣的?相信各位考生對此問題比較感興趣,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匯總如下:

辯證要點

1.風寒束表,正氣抗爭,驅邪外出,故噴嚏頻作;肺失宣散,邪壅鼻竅,故鼻塞聲重、鼻肌膜淡紅腫脹;肺失肅降,水道不利,故流涕清??;風寒束表,衛(wèi)陽被郁,營衛(wèi)失調,故見惡寒發(fā)熱、頭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均為外感風寒之證。

2.風熱外襲,肺失宣降,風熱上擾鼻竅,故見鼻塞較重、鼻肌膜色紅腫脹、鼻流黏黃涕、鼻癢氣熱、噴嚏時作;風熱犯肺,肺失肅降,故咳嗽痰黃;發(fā)熱、惡風、頭痛、口渴、咽痛、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均為風熱犯肺之證。

治療原則

本病以“辛散、通竅”為治療之大法。但須注意表散不宜太過,以免耗散元氣;補益不宜太早,以防留有余寇。

證治分類

內治法

(一)風寒外襲,肺失宣肅

癥狀:鼻塞聲重,噴嚏頻作,流涕清稀??捎蓄^痛,惡寒發(fā)熱。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散寒通竅。

方藥:通竅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防風、羌活、藁本、川芎、白芷、細辛、升麻、葛根、蒼術、甘草。

(二)風熱襲肺,壅遏鼻竅

癥狀:鼻塞較重,鼻流黏稠黃涕,鼻癢氣熱,噴嚏時作??捎邪l(fā)熱,頭痛,惡風,口渴,咽痛,咳嗽痰黃。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通竅。

方藥:銀翹散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連翹、薄荷、淡豆豉、荊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竹葉、蘆根。

外治法

1、滴鼻:用芳香通竅類的中藥滴鼻劑滴鼻,改善通氣引流。

2、蒸氣或霧化吸入:可用內服中藥或薄荷、辛夷煎煮蒸氣熏鼻,亦可用疏風解表、芳香通竅的中藥煎煮過濾后行超聲霧化吸入。

此外,據古醫(yī)籍記載有吹藥或塞藥法:如用蒼耳散,或辛夷花、薄荷適量,研末,每用少許吹入鼻內,或塞鼻內。

針灸治療

1、體針:鼻塞者,取迎香、印堂穴;頭痛、發(fā)熱者,取太陽、風池、合谷、曲池穴。針刺,強刺激,留針10-15分鐘。

2、艾灸:風寒證或清涕多者,取迎香、上星,溫和灸。每次10分鐘,每日1-2次。

其他療法

1、穴位按摩:風寒犯鼻證取風門、風池、迎香、合谷;風熱犯鼻證取大椎、曲池、合谷、魚際、迎香。頭痛加太陽。每日1次。

2、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先擦手心至熱,按摩風府百余次,后定心以兩手交叉緊抱風府,向前拜揖百余,俟汗自出,勿見風,定息氣海,清坐一香,飯食遲進,則效矣。

備考神器:中醫(yī)耳鼻喉主治醫(yī)師助考之星

以上就是“關于傷風鼻塞的辯證論治是怎樣的?”的全部內容啦,以上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匯總,更多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醫(yī)耳鼻咽喉職稱考試欄目!

編輯推薦:

黃耳傷寒的診斷要點

膿耳的病機有哪些?

查看ABR檢測報告要點有哪些?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題庫軟件
中醫(yī)耳鼻喉職稱考試題庫軟件(初/中/高級)
中醫(yī)耳鼻喉職稱考試題庫軟件(初/中/高級)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衛(wèi)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