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地區(qū)
更多 >
編輯推薦
口酸是指病人口中有酸味感或散發(fā)出酸腐氣味。
【聞診】口中常常泛出酸味,甚或為酸腐氣味。臨床意義 一般口酸多屬肝熱乘脾。多由肝熱之氣,蘊蒸脾胃,化酸生腐,上蒸于口所致。正如《證治匯補·口病》所說:“心熱口苦,黃連瀉心湯;肝熱口酸,柴胡清肝湯;脾熱口臭,清胃湯;肺熱口辛,瀉白散;腎熱口咸,滋腎丸……”又《景岳全書·口舌》說:“口苦、口酸等癥,在《原病式》則皆指為熱。謂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卒,腎熱則口咸,或口淡者亦胃熱也……”
若為酸腐味則為胃中有宿食積滯。常因暴食傷及脾胃,食停胃中化腐,胃中腐氣上泛,故口中酸腐。
【治法】肝熱乘脾者,宜清肝熱健脾胃,方用左金丸加神曲。
胃中有宿食積滯者,宜消食導滯,方用保和丸或積實導滯丸加減。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中醫(yī)聞診:口酸的概念與要點”相關內容,想了解更多傳統(tǒng)師承和確有專長醫(yī)師資格考試知識,請持續(xù)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傳統(tǒng)師承和確有專長醫(yī)師資格考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