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主管護師考試,專門整理了針對閉式胸腔引流術的常見適應癥如下。
①氣胸、血胸或膿胸需要持續(xù)排氣、排血或排膿者;
②切開胸膜腔者。閉式胸膜腔引流的方法:根據(jù)體征和胸部X線檢查,明確胸膜腔內空氣、液體的部位,選定插管的肋間隙。液體處于低位,一般選在腋中線和腋后線之間的第—8肋間插管引流。氣體多向上積聚,以在前方上部胸膜腔引流為宜,常選鎖骨中線第2肋間。病人取半臥位,胸部消毒后,在選定的肋間以l%普魯卡因溶液3~5ml浸潤全層胸壁。作一長約2cm小切口,插入血管鉗分開肌層,再沿肋骨上緣分入胸膜腔,將一有側孔的橡膠管或塑料管,經切口插入胸膜腔內4~5cm,其外端連接于無菌水封瓶或引流裝置??p合切口,并固定引流管。
引流胸膜腔的標準水封瓶為一數(shù)升容量的大口瓶,橡皮塞打上兩個洞孔,分別插入長、短玻璃管。長管的下端插至水平面下3~4cm,短管下口則遠離水平面,使瓶內空間與大氣相通。使用時,將胸膜腔引流管連接于水封瓶的長玻璃管。接通后即見長管內水柱上,高出水面8~l0cm,并隨呼吸上下移動。如水柱不動,提示引流管不通。為保持管腔通暢,避免阻塞,要經常擠壓引流管。記錄每小時或每日引流液量。為了持續(xù)保持一定負壓,排除胸膜腔內氣體與液體,促使肺膨脹,可加用負壓吸引裝置。傳統(tǒng)方法是將水封瓶連接于一負壓調節(jié)瓶。調節(jié)瓶也是一個大口瓶,橡皮塞有三個洞孔,插置三根玻璃管。兩根短的分別連接水封瓶上短玻璃管和負壓吸引器。長的玻璃管上端與大氣相通,下端插入水面下(10~20cm),按水柱深度來調節(jié)抽吸的負壓。目前已有各種一次使用性塑料胸膜腔引流裝置供臨床應用。
胸膜腔引流后,如24小時內水柱停止波動,且不再有氣體或(和)液體排出,經X線檢查肺膨脹良好者,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時,囑病人深吸氣后屏氣,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紗布緊蓋引流傷口,并用膠布固定,或收緊結扎已放置在引流管切口的縫線。
想要了解更多2019年主管護師考試知識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主管護師欄目!除了精煉的備考知識點以外,還有高分學員備考經驗技巧、實時政策動態(tài)變化等你來發(fā)現(xiàn)!